<學界醫藥品研發專利申請 建議及早與業界共同布局>
由經濟部技術處、生策會與生策中心共同舉辦的「生醫產業產學合作策略與實務研討會」-從實務觀點論學界新藥專利布局挑戰與因應,2016/6/30在晶華酒店舉辦,冀望從產業觀點及實際案例的角度切入,探討學界新藥專利布局及因應對策。
大會由生策會柯逢年副執行長開場,說明學界新藥專利布局的困境,並邀請展旺顧曼芹董事長、安侯法律事務所蘇嘉瑞醫師/律師及生物科技開發發基金會蔡佩珊執行長等業界觀點,分享新藥開發專利布局的各階段策略、判斷專利申請時機和要件以及不同型態專利保護策略與重點、前案檢索(Prior Art)的重要性、專利申請國家的選擇及PCT(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)申請方式。
專利布局實務部分,邀請產業界專家們針對學界申請新藥專利時常見的問題探討,包括:未專利前的發明如何保護、專利歸屬與發明人、如何選擇專利事務所、專利保護思維和論文發表的差異、何種情況下有專利比未有專利更糟等重要議題進行分享。
由於醫藥品產業具投資金額高、研發期程長、高風險、高門檻等特性,一旦成功,則藉由專利佈局可以保護研發成果,並且在一定期間內獨佔市場,但在疾病主要市場國進行專利佈局花費甚鉅,因此建議宜及早與業界共同佈局規劃,共同研商布局國家與申請時機。(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編輯報導)
參考資料/照片來源:生策中心、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
http://www.biotech-edu.com/hot_196365.html